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中国光谷”如何破解“卡脖子”问题

  • 2023-08-10 17:35:47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光谷”,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发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


(资料图)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光谷每一个龙头企业的成长,每一项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几乎都伴随着对“卡脖子”问题的突围。从企业独自摸索再到全产业链协同,今天的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记者走进湖北武汉,看“中国光谷”如何破解“卡脖子”问题。

以光筑“链”融合攻坚

助推“国产替代”加速度

这是全国最大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生产线,工作人员正在对即将交付的产品做最后的技术性能测试。2022年10月,这条产线刚刚投入使用,产品订单就达到了过去5年的总和。

华工科技三维五轴产品线总工程师 胡军巍:2022年我们实现了200台的交付,到今天(2023年7月底)我们实现了接近280台的交付。

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被广泛地应用于汽车船舶、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是加工异形曲面零部件的利器,也代表着目前全球激光数控机床最高的技术水平。因为精度高、速度快、断面更平滑,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带来的热成形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汽车整车的重量,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它的需求尤为迫切。

华工科技三维五轴产品线总工程师 胡军巍:一台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涵盖主要的核心单元技术,一个是数控系统,也就是相当于是它的“大脑”;第二个是激光器,相当于它的光源;第三个就是这个三维五轴切割头,相当于一把刀。通过“大脑”去指挥这个光源,通过刀头对零件进行异形曲面的加工,整个是一条龙,一气呵成。

一气呵成,来自三个核心单元技术的高效协同。记者在调研时发现,制造一台完整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要涉及300多家企业提供的上万个零部件,而其中最核心的这“三件套”,直到1年前都无法彻底摆脱进口依赖。

早在2018年,华工科技就推出了第一套拥有国产化切割头的三维五轴设备,因此还获得了当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但当产品真正服务于市场时,华工科技依然受困,因为另外两个核心单元技术的国产化缺一不可。

锐科激光副总经理 李杰:又是国外全垄断,你的所有的汽车厂或者板材的加工厂全部是排队,拿着现金去排队。有了大批量的市场应用所以就有需求,它也在努力地去尝试,去帮国家这种行业去解决问题,我们到底怎么去破局。

破局,既要解决客户的痛点,更要打通行业的堵点,联合攻坚打破垄断,两家企业一拍即合。成立于2007年的锐科激光,曾是华工科技自己孵化的企业。经过十几年的深耕,锐科激光已经独立完成了对产业链上游的整体布局,成为进口激光器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锐科激光副总经理 李杰:想去打破这种国外的垄断或者高端的应用,我也需要一些高端的支点去实现我的这种升级,然后往更高的技术层面去做。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新强:企业的竞争,包括产业的竞争,核心还是一个供应链、产业链的竞争,我们就感觉到必须这种供应链、创新链在自主可控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开发出比较好的、满足客户需要的产品。

确保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就必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华工科技和锐科激光携手后,又迅速向华中数控抛去了橄榄枝。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田茂胜:看起来就是一个简单的设备,但实际上它是机、电、液、控制、材料等等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我们的目标、我们的使命就是用“中国大脑”,装备中国制造。

强链补链 国产三维五轴C位出道

数控系统是高端机床装备的“指挥大脑”,一直都是国外对我国实行长期封锁的战略物资。从2020年开始,一场“换脑工程”正式开启了三维五轴全面国产化替代之路,围绕这条破局之路,一个由“链主”带动的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的机制开始聚合发力。

在湖北省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实施方案》中,聚焦了16条重点产业链,方案机制之一就是选取产业链上龙头企业担任“链主”,通过融合创新,集中攻破一批“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全力推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华工科技、锐科激光、华中数控三大链主“结盟”,在一条产线上,展开了多企业、多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协同创新。

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马新强:国家支持的一些产业方向就是我们发力的重点,这几个核心企业一起,大家有专班,封闭式研发,供应链也是响应很迅速。

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田茂胜:从上游来讲,我的芯片厂家、我自己的电机、我的材料等等,这些供应方合作起来,保障我的整套数控系统产品有保障、技术有保障,深度地融合,我这一条链就通了。

记者在几家企业调研,感受最深的就是,三大“链主”成为出题者,围绕数控系统、切割头、激光器延伸的各产业链所有环节都成为答题者,应用场景丰富、市场需求明确,三维五轴的国产化替代,在生产制造、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隐形之手”。从1到100台的突破,华工科技打磨了整整5年时间,而联合创新让100到200台的推进速度缩短到不足一年。

锐科激光副总经理 李杰:从政府的角度,它拿出了这种对于产业链的支持,又有了我们的技术来突破,我们就打开了一片蓝海。

在华工科技三维五轴智能装备的这条产线上,订单国产化率超过了90%。成本下降、产能提升,就在我们调研期间,企业又接到了来自一家汽车厂商近50台的订单。目前,华工科技三维五轴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70%。

聚合催化 让实验室与市场双向奔赴

“链主”引领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机制,正在湖北努力打造的各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让创新主体从单点发力到集群合力,助力国家战略需要和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光谷的另一种创新机制也在积极探索答案。

来自巴勒斯坦的瓦阿里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2022年,他受邀加入武汉纳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市场总监,这是一家刚刚成立还不到一年的初创公司,在公司实验动物繁育中心,这些来自南美的羊驼正在撬动一个纳米抗体领域千亿级的市场。

武汉纳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瓦阿里:我们通过外周的血管来采集它的血液,然后再分离。

来自羊驼体内的纳米抗体,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产品,可以用于治疗癌症、病毒感染等疾病,在生物分子识别、生命科学工具、创新药研发和医疗领域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

武汉纳博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瓦阿里:现在纳米抗体,全球可能有几个药物已经上市了,可以用了,但是有几十个药物现在还在临床三期阶段,所以就是说明什么,保护人类的健康,目前看到的这个是未来。

瓦阿里看到的未来,在刘剑峰的眼里,却是中国纳米抗体技术成果转化亟待打通的“最后一公里”。在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剑峰和他的团队正在为有组织的成果转化把好实验室的技术关口。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刘剑峰:抗体就是相当于生命科学的芯片,它是个源头,那么其实也是属于一个“卡脖子”的技术,这个研发周期是非常长的,它属于新一代的抗体技术,所以如果做出来以后,我们可以相当于绕过很多技术壁垒。

早在八年前,刘建峰就开始涉足纳米抗体的技术研发,最早是和法国团队合作,2019年,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始独立创新。刘建峰告诉记者,和国外纳米抗体的研究相比较,目前中国处于一个并跑的过程。

近年来,全球抗体市场规模庞大,各国都在抢占抗体试剂和药物的风口,但是目前我国自主生产供应的抗体还不足1%,实验室的技术积淀和巨大的市场需求之间,往往就在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失去重心。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刘剑峰:这些成果怎么把它转化为生产力,其实一直是我们科学家的一个痛点,包括我自己,也都尝试着创业过,很多时候大家出去尝试一下就回来了,不是你成果不好,而是你对整个转化的路径还有一些问题不是你科学家能够介入的。

创新生态平台 构建纳米抗体“朋友圈”

科学团队敲不开市场的大门,一直都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卡”点。2022年4月,武汉成为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五个科技创新中心,几乎在同一时间,以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使命的“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也应运而生。这个被当地人称为“四不像”的机构,是如何打通实验室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呢?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锡玲:过去我们的科学家团队对市场不了解,对资本更不了解,天然的没有更高的信任度。武创院(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作为政府打造的平台,具有相对的中立和公益性,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去帮助技术团队链接市场和资本各方,一起合力去推动这个项目的发展。

武创院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定位,不是政府机构、不是事业单位、不是企业,也不是实验室,这个平台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生态。面对光谷在光电子产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持续发力,武创院主动敲响了刘建峰的实验室大门。

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 刘剑峰:他们帮我们寻找到合适的投资人,给我们提供了这个羊驼的饲养基地包括羊驼,还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能未来会成为“独角兽”的这样一种抗体公司,这样的话就把我们原创的科研团队和我们的上游,和我们的下游都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围绕纳米抗体,武创院要构建的是一个产业生态的“朋友圈”。总部位于武汉的爱博泰克是一家全球抗体与分子酶试剂的核心供应商,它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了中国大陆、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链接着全国和全球的重大药企。武创院找到这家“独角兽”企业合作,看中的就是中国纳米抗体技术全球化的“支点”。

武汉爱博泰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知才:武创院(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的这个创新体系,它也是开放一种制度,去吸引更多全球的人才,加入我们这个大的团队里面来,为我们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去实现它。

与此同时,武创院还引进了细分领域的头部资本,以及资本化运维的专业化机构,在这个产业生态的“朋友圈”里,前沿技术、项目管理、市场需求和资本要素因聚而变,刘建峰和团队也正式成为新公司纳博生命的重要一员。未来可期的同时,刘建峰感到更多的还有安心,因为和以往的资源嫁接不同,武创院是一个不退圈的“群主”。

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 李锡玲:协同不能停留在口号上,我们觉得还是要共生,只有真正成为紧密共生的一个联合体,我们之间的关系才可持续,最终能够集聚国内乃至全球的创新力量,一起合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 冯艳飞:湖北聚焦五大突破性发展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以武创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打通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总台央视记者 吴闯 徐平 张赛 曹文钰 郝亮)

标签:

推荐阅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丨“中国光谷”如何破解“卡脖子”问题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誉为“中国光谷”,这里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光纤光

川金诺:预计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500万元至4500万元

川金诺(SZ300505,收盘价:元)8月10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

FF将于本周末举行首辆 FF 91 2.0 Futurist Alliance 汽车交付仪式

FF将于本周末举行首辆FF912 0FuturistAlliance汽车交付仪式8月10日,法

电影《学爸》路演 与家长一同打破教育焦虑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熊姗姗记者阳锡叶)8月8日,电影

7月私募发行创年内新低,8家私募退出“百亿私募俱乐部”,最新配置路线曝光

近期市场陷入极端分化的行情中,交投低迷叠加部分私募上半年业绩惨淡,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服务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服务之道